百转千回,百炼成钢,百年风华正茂。
(昭通卷烟厂设备技术党支部 供稿)。党支部为6月、7月过政治生日的党员同志送上政治生日贺卡。
革命火种生生不息,红色血脉代代相传。活动中,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。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时,与会人员备受鼓舞,纷纷表示在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况下,都将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,努力在生产、工作、学习、生活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通过实干出成效。7月1日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,上午10时30分,昭通卷烟厂设备技术党支部在办公大楼二楼二号会议室开展学党史、感党恩、跟党走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党日活动昭通日报·北纬29度梦工厂出品设计:黄山敏
昭通日报·北纬29度梦工厂出品设计:黄山敏文字:《昭通日报》文字整理/设计:马燕绥江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田晓华说:绥江县当前主要就是要做好对外大通道的建设,确保这些重点交通项目能够快速落地,把绥江区域位置的优势发挥出来,实现承接川滇、快速入渝的目标。
与会干部纷纷表示,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落实好会议精神,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下大功夫,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奋斗。(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忠华)。我们将加快‘扩港‘建园‘建城进度,打造现代化口岸城市,努力在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中先行先试,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。只有干出来的精彩,没有等出来的辉煌。
我们水富工业园区现在已经建好了24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,目前正在筹资建设第二期的标准化厂房,总体目标是50万平方米,建成以后工业园区产值能够达到50亿元以上。水富市发展改革局局长冯开军说:推动‘港园城建设,关键在抓项目。
绥江县发展改革局局长黄宗涛说:市委、市政府对绥江县要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、康养旅游目的地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定位,令人振奋。昭通市生态环境局永善分局局长迟驰骋说:保护修复好金沙江下游生态,永善要把‘一水两污还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以及工业废气的治理、固体废物的治理作为重点来抓,打好‘三大战役,用实际行动保护金沙江下游生态。永善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白友万说:市委、市政府对永善县要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、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、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的定位,让我们‘十四五期间的工作找到了方向,明确了思路。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,我们将认真研究细化贯彻落实举措,全力以赴把水富建设成为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、港园城融合发展试验区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,坚决扛起水富在云南省、昭通市发展大局中所肩负的责任,不辱历史使命、不负组织重托、不负人民期盼
要努力在避险搬迁中创新绩,在统筹抓好大关县城减量、减压的基础上,协调推进行政区划调整,提前谋划县域发展规划布局,积极推进避险搬迁,融入昭通中心城市发展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增强乡村发展后劲。要着力增强干部队伍政治能力、改革攻坚能力、敬业担当能力、狠抓落实能力、拒腐防变能力,锻造忠诚、干净、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,为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。市委、市人大、市政府、市政协相关领导参加调研并出席会议。
要努力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创新绩,突出保护治理,筑牢绿色生态屏障。市委书记郭大进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朱家伟率队调研并讲话,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绍雄,市政协党组书记、市委统战部部长申琼等参加调研并出席会议。
要坚持生态优先,培育壮大竹子、生猪、乌鸡等特色农业产业,加快硅、页岩气等绿色能源资源开发利用,高质量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,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,着力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基地。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,夯实乡村振兴基础。
提升人居环境,建设美丽乡村。立足发展基础,打造特色优势产业。大关县域经济发展任务重,巩固脱贫成果任务重,高质量跨越发展基础薄弱。盐津历史文化厚重、产业资源富集、发展基础薄弱。(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明 毛利涛/文 韩兴国/图)。要努力在发展山地产业上创新绩,立足世界之最,打造世界筇竹之乡。
朱家伟强调,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。6月23日,市委、市政府召开盐津大关现场办公会,专题对盐津、大关两县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了分析,提出了发展定位。
面对发展中的困难问题,十四五期间,要努力在脱贫致富示范区上创新绩,坚定信心、统筹思谋、苦拼实干,巩固脱贫成果,提高脱贫成色。当前,盐津发展不足的问题、产业弱小的问题、地质灾害频发的问题比较突出。
积极探索有效模式,打造美丽乡村样板,努力在乡村振兴上拿出新举措。会议强调,盐津要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、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、绿色产业发展基地。
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昭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信心,争当政治坚定的明白人、业务精通的多面手、真抓实干的行动派、修身立德的好干部,苦干实干,拼搏奋进,一张蓝图绘到底,努力在全市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。进入新发展阶段,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,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,因地制宜促进增收致富,用好用活结对帮扶资源,持续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,努力在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上拿出新举措。郭大进在充分肯定盐津、大关两县十三五发展成绩的基础上指出,省委、省政府对昭通提出了三个定位和四篇文章,这既是对全市的总体定位,也是对各县(市、区)的明确要求。大关要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、绿色产业发展基地、昭通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区。
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工作,实现发展致富。要抓实水系综合治理,开展国土修复绿化,稳妥推动环境减载,努力在成为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上拿出新举措。
要立足拓展城镇发展新空间,科学谋划推进盐津临河骑河避险搬迁和大关县城避险搬迁,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。要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首位,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这个根本,抓好后续扶持这个关键,在示范引领上求突破,着力打造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样板示范。
突出绿色发展,高品质打造G85高速公路、国道213线生态景观带和关河、洛泽河生态经济长廊。大关人文底蕴深厚、自然资源富集、发展空间受限。
立足绿色能源,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。综合分析盐津的县情,市委、市政府经过认真考虑,对标全市发展定位和目标,盐津的发展定位是乡村振兴示范区、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、绿色产业发展基地。郭大进强调,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,盐津、大关两县要准确把握自身县情特点,深入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、市政府部署要求,在全市实现三个定位、做好四篇文章,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。综合分析大关县情特点,市委、市政府经过认真考虑,着眼2035年远景目标,大关的发展定位是脱贫致富示范区、绿色产业发展基地、昭通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区
二是市委、市政府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意见、措施和办法,但落实不力、效果不好等问题依然存在。我们要对标借鉴发达地方经验,坚持编随事走、人随编走审管分离原则,成立市、县(市、区)两级行政审批局,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,切实解决审批部门互为前置、互相推诿、审批效率低下的问题。
三、坚持便民利企,打造一流服务平台坚持一切为了服务群众和企业,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,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要求,全力推进县、乡、村政务服务实体大厅达标建设和智慧政务建设,推广运用一部手机办事通,积极提供导办代办、全程帮办等服务,推动一网、一门、一次工作落实,全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。三是县、乡、村三级政务服务大厅面积严重不足,数字政府智慧政务建设滞后。
认真谋划十四五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工作,出台《昭通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》(33条)等20多个办法措施,构建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。目前,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:一是部分地方和部门政治站位不够高,主动担当服务意识还不强,工作协同推进不力。
留言0